市民橫過馬路期間,若見交通燈綠燈閃爍,往往感到緊張。運輸署正研究「行人交通燈號倒數計時器」,汲取4年前試驗的數據和經驗作出改良,當綠色人像燈號剛亮起時便開始顯示倒數。該署將挑選合適行人過路處作試點,預料明年可詳細測試。立法會議員和駕駛者普遍支持試驗。
內地、台灣地區、美國及日本等地有不少城市,在行人過路燈安裝了倒數計時器,協助行人判斷有否足夠時間橫過馬路,以及協助在行人過路處停車等候的駕駛者及早預備開車,有助促進行人安全及提升道路使用效率。
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日在立法會書面答覆議員提問時表示,運輸署曾於2018年在街頭實測「行人交通燈號倒數計時器」,計時器安裝在行人交通燈旁邊,綠色人像燈號開始閃動時,會以遞減數字或倒三角圖像,顯示燈號轉為紅色人像前的剩餘時間。
時隔4年,本港仍未廣泛採用「行人交通燈號倒數計時器」。陳帆解釋,當時委託香港大學和城市大學研究發現,較多行人在綠色人像閃動燈號結束時仍未完成橫過馬路,顯示相關裝置未能改善行人安全。
不過,隨着有關應用及技術發展,署方決定調整及優化試驗計劃,例如當綠色人像燈號剛亮起時便開始顯示倒數計,而非待綠色人像燈號閃動時才顯示,並會結合行人感知裝置及智能系統應用,選擇合適的行人過路處作試點,預計明年開始詳細測試。
現時中國內地部分城市,例如珠海和廣州都有採用倒數計時器,台灣地區不少馬路也有安裝。「旅遊達人」項明生現於台北工作,他表示每日接觸倒數器,附近一條馬路的紅燈倒數35秒,綠燈10秒,除了感覺更易預算時間,心理上也覺得等候綠燈不需等太久。
立法會議員、交通事務委員會成員陸頌雄指出,倒數計時器可以方便行人,特別是部分步伐較慢的長者,但基於善用公帑的原則,將來不宜短期內大量更換。